近日,济南市民刘女士购买的一罐薯片包装上的营养成分标签显示热量为688千焦耳,但实际上仅含30克热量。一罐薯片的净含量为90克,一罐的总热量为2064千焦耳。这让刘女士很困惑,她认为商家可能误导了卡路里标签。这种“分割”卡路里标签常见吗?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也反映了类似的问题。例如,一位网友分享说,他购买了某品牌的山药片。包装背面显示,每30克的能量为690千焦耳,而产品的净含量为70克。有人在评论区吐槽:“不能把70分割成30,也不能直接换算”。网友对卡路里计算的复杂问题表示不满。有人问为什么整包的热量这么低?不直接标注,也有人指出营养标签应以100克为单位标注。记者走访济南一家大型超市时发现,“每100克”是最常见的标注方式。大多数食品的营养标签上,但在膨化食品货架上,不少品牌都采用了“小份标签”的模式。例如,乐事、上好家等品牌的袋装、罐装薯片、虾片等产品的营养表上常标注“每份30克”,该产品的含量为60至175克,每份热量通常标注为500至750千焦耳。整包或罐装零食的实际热量要高出许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