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延长英伟达5万亿神话的寿命”? AI盈利困境亟待解决! 10月29日,英伟达成为全球第一家市值超过5万亿美元的公司。这个数字超过了除中国和美国以外的所有国家的GDP,也让NVIDIA创始人黄延森成为全球商界明星。然而,这背后却出现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如果人工智能应用不能继续赚更多的钱,谁有能力继续购买英伟达昂贵的芯片? NVIDIA的芯片主要应用于AI相关领域,尤其是高性能计算和数据中心,但这并不是其全部业务。当前,在人工智能领域,全球科技巨头正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资本豪赌。各大云服务公司预计2025年AI基础设施投资4000亿美元。微软单季度AI支出达350亿美元,Meta加大资本支出到 2025 年,支出目标将达到 70-720 亿美元,谷歌将支出指导从 75-850 亿美元提高到 91-930 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资金将用于 NVIDIA 的 AI 芯片。越来越多的公司在花钱,但人们仍然怀疑他们是否可以从他们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创造的产品和设备中赚更多的钱。作为AI商业化的领导者,OpenAi也是NVIDIA的主要客户。 2025年上半年,其利润为43亿美元,但同期亏损135亿美元。换句话说,每赚取 1 美元,就会损失超过 3 美元。更令人不安的是,Openai计划到2029年总共烧掉1150亿美元,但仍然没有明确的盈利路径。这家估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公司,本质上仍然依靠持续融资来维持运营。企业级人工智能应用的情况更加黯淡。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表明,只有 5% 的定制 AI 工具可以投入生产,剩下的95%都停留在试验阶段或者彻底失败。高盛分析师对此非常担忧——未来几年全球将在人工智能领域投资超过1万亿美元,但这些投资是否能够获得相应的回报,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红杉资本还在报告中指出,AI行业面临“6000亿美元困境”:投资大、产出小。